2016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
2016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1:Samsung 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
1.1 事件背景:2016年,Samsung推出了备受期待的旗舰手机Galaxy Note 7。然而不久后,消费者开始报告手机过热甚至爆炸的情况,引发了颇大的关注和恶劣的舆论。
1.2 事件过程:随着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报道涉及到这一问题,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此外,不同国家和航空公司纷纷禁止携带Galaxy Note 7手机上飞机,加剧了公众对于该问题的关注度。而Samsung在最初对于问题的处理上显得缺乏透明度和迅速性,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感。
1.3 公关策略:面对这一危机,Samsung最终采取了召回并停产Galaxy Note 7的决定,并设立了紧急团队处理问题。他们还主动与媒体进行联络,并发布了一系列说明和道歉的公开信,承认问题,向消费者们道歉,并承诺进行全面调查。
1.4 效果分析:尽管Samsung后续积极回应和公关努力,但是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对于Samsung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消费者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销量也受到了重创。
二、案例2:Volkswagen柴油车尾气排放丑闻
2.1 事件背景:2015年9月,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现大众汽车(Volkswagen)柴油车尾气排放存在作假行为,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负面舆论。
2.2 事件过程:事件曝光后,各界开始质疑大众汽车在环保问题上的诚信。大众汽车随后承认了作假行为,事件迅速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并导致了大规模的召回和严重的财务损失。
2.3 公关策略:大众汽车在事件曝光后迅速做出了道歉并开始采取行动。他们召回了数百万辆柴油车,并积极与各界进行沟通,并展开全面调查。此外,大众汽车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调整和处罚。
2.4 效果分析:尽管大众汽车在事件发生后进行了积极的公关努力,但是丑闻对于品牌形象和信任度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大众汽车不得不支付巨额的罚款,并且在销量和市值方面都受到了严重打击。
三、案例3:United Airlines乘客强制下机事件
3.1 事件背景:2017年4月,一则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开来,展示了一名United Airlines的乘客被安保人员强制下机的场面,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谴责。
3.2 事件过程:视频曝光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谴责。公众对于United Airlines的行为表示愤慨,并开始抵制他们的服务。舆论进一步加剧,对于他们的公关处理和态度表示不满。
3.3 公关策略:United Airlines迅速对事件道歉,并对受害乘客提供赔偿和协助。他们还承诺改进公司政策和员工培训,以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4 效果分析:尽管United Airlines在事件曝光后做出了积极的道歉和处理,但是他们的形象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乘客和公众对于他们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销售额和市值都受到了重创。
结论:
2016年出现了多起引起全球关注的危机公关案例,这些案例都给相关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灾难出现后,积极、透明、及时的公关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危机的影响。企业需要对危机有清晰的预案和公关策略,并及时采取行动,以保护和重建其品牌形象。同时,企业也应该吸取这些案例中的教训,加强内部管理和对外沟通,以避免类似事件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