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授信负面清单
小微企业授信负面清单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如何准确评估和授信小微企业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制定了小微企业授信负面清单。
二、清单内容
1. 经营状况负面指标
(1) 近期连续亏损: 小微企业连续两年及以上出现经营亏损,无明显改善迹象。
(2) 资不抵债: 小微企业的资产总额小于负债总额,无法偿还债务。
(3) 调查取证不通过: 综合调查发现小微企业提供虚假资料或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营业证明等。
(4) 信用记录不良: 小微企业存在信用记录不良,如严重逾期还款等。
2. 企业经营负面指标
(1) 经营持续性较差: 小微企业经营不稳定,近期多次变更主营业务或核心竞争力下滑。
(2) 财务指标下滑: 小微企业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净利润、营业利润率等大幅下滑。
(3) 合作伙伴关系不良: 小微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存在纠纷,影响正常经营。
(4) 持牌和资质不全: 小微企业存在没有相关牌照或资质的情况下从事需要此类证件才能经营的业务。
3. 行业及环境负面指标
(1) 行业发展不良: 小微企业所处行业经济形势不好,市场需求下降或竞争加剧。
(2) 政策风险: 小微企业所处行业相关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环境。
(3) 环境污染及违法行为: 小微企业存在环境污染或违法行为,涉及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罚款、处罚等。
三、授信风险防范
针对这些小微企业授信负面指标,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具体包括:
1. 根据负面指标设定风险容忍度: 根据指标的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设定不同的风险容忍度,确保授信风险可控。
2. 完善风险管理流程: 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对负面指标进行监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 多元化风险分散: 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进行联合授信,减少风险集中度。
4. 严格尽职调查: 在授信过程中,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尽职调查,确保企业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5. 优化风险定价和担保方式: 根据不同的负面指标,合理确定授信额度和利率,采取相应的担保方式降低风险。
总结
小微企业授信负面清单是为了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和授信小微企业,减少信贷风险而制定的。金融机构应根据不同的负面指标设定风险容忍度,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多元化风险分散,严格尽职调查,优化风险定价和担保方式,以有效降低授信风险,并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